成都高新区重磅!首破解国资“不敢投”困境

小编 2024-12-31

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

探索全国较高容亏尺度

7月25日,2024成都高新策源资本生态大会举行,全国VC/PE云集。成都高新区发布了全生命周期投资基金运营体系,其中在国资容错机制上开启新探索——


针对种子、天使、创投、产投、并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设置了从30%起的容亏率,致力破解国资“不敢投”困境。这意味着,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,允许子基金及创业公司有不同程度的失败率,营造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。至此,成都3000亿产业基金群揭开新序幕。可以预见,越来越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将会在这里相遇。

具体来看,成都高新区以策源资本和高投创投两大基金运营平台为核心,构建起“资助—种子—天使—创投—产投—并购”的全生命周期投资基金运营体系。

“并购基金”聚焦区内有并购意向的上市公司、链主企业,服务有被并购意向的优秀创新项目和有退出需求的资本,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并购重组,助力被投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以及区域上市公司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。

“种子基金”聚焦高端人才、创新创业团队、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等,首批新设2亿元种子类直投基金,未来每年投资不低于2亿元,助力100个创新团队注册成立公司启动产业化、商业化进程,并为创始团队设置原价回购机制,比例最高可达到80%;

“天使基金”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、科技含量高、创新能力强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。每年投资不低于15亿元,每年支持企业不低于50家;

“创投基金”聚焦关键共性技术、前沿引领技术、现代工程技术、颠覆性技术创新等,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投资,每年投资不低于20亿元,加速30个高能级项目快速成长,将重点发展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等重点细分赛道;

“产投基金”聚焦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投资,每年以不低于30亿元重点投向20家核心企业。深挖主导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,围绕“链主”企业和核心节点型项目重点布局;


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,成都高新区始终把资本作为推动发展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,自2022年起实施5年3000亿元基金组建计划,持续推动培育大规模、多层级的基金集群。

据悉,2022年以来,成都高新区新增组建基金81只、新增规模1638亿元,目前基金累计总规模已超2400亿元;通过基金招商累计招引落地永新医疗、遨天科技、沃飞长空、英杰电气等重点项目超110个、落地总投资超1200亿元;2023年区内152家企业获得各类股权融资超120亿元,实现平均不到两个工作日就有1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。

政策推动下的资本招商

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指出:

「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,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。」

而在8月1日国令783号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》施行后,可以预见,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将越来越多地采用“资本招商”、“基金招商”模式。

三中全会《决定》还指出:

「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、风险投资、私募股权投资,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,发展耐心资本。」

当前阶段下,以引导基金为首的母基金,是我国建设“耐心资本”、长期资本的主力军。

解除“躺平心态”,为招商人松绑

眼下,许多国有资本担心被扣上“重大投资失误+国有资产流失”的帽子,普遍存在一种“宁可错过,不能投错”的躺平心态。

然而,成都高新带头开“卷”,这种积极的姿态背后,当地的基金招商人员也有了免责条款“壮胆”,使他们在招商引资时能够更加大胆和有信心。